对话平安集团张智淳,后分红险机遇与会计新准则下的长期价值关注保险业发展动向

对话平安集团张智淳表示,在后3.5%时代,分红险可能会迎来机遇。随着会计新准则的实施,保险公司长期价值性指标值得关注。张智淳认为,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保险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而不仅仅是短期业绩和分红。在此背景下,平安集团将继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实现长期稳健的价值增长。平安集团张智淳指出,后3.5%时代分红险有发展机遇,会计新准则下需关注保险公司长期价值指标。投资者应看重保险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平安集团将继续提供优质服务实现长期价值增长。

随着普通型人身险在7月底正式开启3%产品定价利率新周期,市场普遍关注下半年保费收入是否会出现大幅下滑,以及未来哪些产品将成为主流,新保险合同准则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成为行业变革的一道清晰分水岭,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保险业的会计核算底层逻辑,也重构了对外披露的财报形式。

如何正确理解新准则对保险公司报表、经营与战略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财联社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张智淳。

关于预定利率下调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平安产品布局策略的调整,张智淳表示,在预定利率切换至3%之前,市场需求得到提前释放,短期内行业可能会经历一个调整期,业务增速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分红险产品的竞争力将得到提升,因为客户可以分享公司的长期经营成果,且分红险投保人获得的红利多少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和业务经营能力,在新的预定利率环境下,分红险的相对竞争力将明显增强。

对于存款利率下调后居民加大金融资产配置的趋势,张智淳认为,虽然实体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但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长期向好态势不变,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消费者需要保险产品来穿越更长的经济周期,因为保险产品兼具风险保障和一定的资产回报能力,即便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降,甚至分红保证利率降低至2.5%,寿险产品依然具有竞争力。

谈及新保险合同准则实施后投资者应如何辨证看待业务结构对保费收入的影响时,张智淳强调新旧准则切换仅是保险合同负债计量规则的改变,并不影响公司的业务实质和经营策略,她进一步介绍称,在新保险合同准则下,寿险业务的利润来源更加清晰透明,合同服务边际(CSM)的释放构成寿险业务利润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新保险合同准则对保险公司经营影响最大的变化之一是保险合同收入确认计量的调整,不过张智淳也指出,“新旧准则切换只是保险合同负债计量规则的改变,并不改变全周期利润”,因此投资者应更多关注合同服务边际这套体系以及新业务价值(NBV)、内含价值(EV)等核心价值指标来分辨优质险企。

总的来说张智淳表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们需要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加医疗健康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她也提醒投资者在关注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时除了传统的保费收入等指标外还应关注合同服务边际等新的财务指标以更全面地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