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保险的普及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法律风险。专家指出,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合同争议、理赔纠纷、信息安全等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措施,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法律风险日益凸显。专家建议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市场健康发展。
互联网保险乱象及其风险
◇互联网保险平台存在诈骗和非法集资的风险,消费者在不具备资质的保险平台投保,可能会被卷入诈骗和非法集资的圈套,消费者购买互联网保险也面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资质审查与监管措施
◇互联网保险平台应到保监会申请相关的销售资格证,无论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APP还是第三方平台,都应取得相应的销售资格,相关资格证应在平台上进行公示,以便消费者查询。
◇建立网络保险平台的资质审查和查询系统,消费者应能第一时间了解网络平台是否具有法定资质,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加强对保险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的监管,形成定期通报及公布机制。
奇葩险”的问题
◇部分互联网保险平台上出现的“奇葩险”如恋爱险、忘穿秋裤险等,很大程度上具有赌博性质,与真正的商业保险保障属性无关,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保持警惕,理性看待。
◇非保险机构借保险名义进行宣传,涉嫌非法集资犯罪,这些机构未经批准,以保险为名进行宣传,收取“保费”,实质为变相吸取资金,数额较大的可能涉及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
解决方案与建议
◇除了加强监管和建立资质审查系统外,还应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消费者在选择互联网保险平台时,应了解平台的资质和经营范围,选择有信誉的保险公司和产品。
◇保险公司和互联网平台应负起社会责任,遵循诚信原则,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避免误导消费者,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提供便捷的理赔服务,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治理互联网保险乱象需要监管部门、保险公司、互联网平台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管、建立资质审查系统、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等措施,推动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险公司和互联网平台也应负起社会责任,遵循诚信原则,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