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保险兜底政策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对养牛业的影响。通过保险兜底政策,养殖户可以更加放心地养牛,降低风险,保障收益。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和信心,促进养牛业的发展。
过去,肉牛养殖一直是农牧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对于具有养牛传统的蒙古族农牧民更是如此,一场意外可能导致养殖户遭受惨重损失,甚至有的家庭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此前,通辽市科左后旗的农民水花家遭遇不幸,其饲养的52头牛一夜之间全部死亡,经过调查和鉴定,死亡原因被确认为瘤胃酸中毒,正当家人悲痛欲绝时,保险公司及时进行了理赔,给付了10.8万元的赔偿款,这一事件凸显了肉牛保险的重要性。
通辽市的肉牛数量远超奶牛,长期以来,肉牛产业一直处于“裸奔”状态,许多养殖户都渴望能将肉牛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经过多年的呼吁,终于在2019年,政策性肉牛保险在通辽地区作为试点落地实施。
该保险政策为从事肉牛养殖的农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保障,每头肉牛的保险额度为1.2万元,投保期限为一年,保险费为420元,其中养殖户自缴保费占20%,其余由各级财政补贴,试点当年,通辽市4家保险公司为30万头牛提供了约35亿元的风险保障,截至目前,已有11万养殖户的100万头肉牛得到了保障。
在保险政策的支持下,通辽市政府与银保监分局、各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保险标的、结构、期限、费率等,并规范了招投标流程,保险公司也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如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及时查勘现场并进行理赔,这些努力都为肉牛养殖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保险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推进,养殖户们更加放心大胆地投资肉牛产业,在保险的“兜底”下,他们的小康生活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通辽市的肉牛存栏量已经跃升至338万头。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牛产业,通辽市正在积极开展肉牛养殖保险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打通政策性肉牛养殖保险的“最后一公里”,计划在未来3-5年内,参保肉牛数量达到150万头。
通辽银保监分局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肉牛养殖保险,配合当地政府推广保险工作,指导制定保险条款和费率等,同时采取创新方式做好验标、公示等环节工作并全力提升保险服务水平,此外还参与动物防疫工作减轻农户负担并联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保险公司进行多维度考评以确保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都在为通辽市的肉牛产业做大做强保驾护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