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老年医疗保险中的65岁“现象”,即老年人在达到特定年龄后所面临的医疗保障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缓解策略,旨在改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状况。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强调需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解决老年医疗保险面临的挑战。
对于异地生活的老年群体,尤其是那些长期生活在异地且持有铁路医保、农垦医保、矿务局医保的退休职工来说,他们并未享受到应有的医保待遇,在黑龙江省鸡西矿区社会保险局的管理下,这些老年人在异地就医时面临着诸多困扰,如无法顺利备案、电话无人接听、报销流程繁琐等问题,使得他们无法充分享受到医保的便利,对此,我深感不公与焦虑,尽管全国已经推出了异地就医结算的好政策,但是这些老年群体仍然感受到异地就医的困难和不便,为了实现医疗和医保的全面可及,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居民医保,鼓励老年人购买惠民保或百万医疗险作为补充。
针对经营主体来说:
一看“共同赔付”
对于已经购买了百万医疗险的65岁老年人,如果他们同时购买了惠民保,那么根据补偿性原则及赔付顺序,惠民保确实可以分担百万医疗险的赔付压力。
二看“已决未赔”
面对百万医疗险及惠民保中的既往症“续保”问题,经营主体需要在每个运营周期的一开始就考虑“已决未赔”的资金池问题,这些“应付未付”款项是实时运营统计数据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把这些既往症用户视为特殊的用户群体,同时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如何合理控制费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三看“缺口开发”
惠民保的存在实际上为百万医疗险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两种保险方案之间的配合逻辑需要深入探讨,一种逻辑是设计专属于惠民保的配套百万医疗险,尽量避免待遇政策的设计重合,另一种逻辑是不受惠民保待遇政策的影响,坚持自我风格的百万医疗险待遇设计,无论选择哪种逻辑,百万医疗险都需要与惠民保协同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
四看“扩大覆盖”
许多老年人并不了解惠民保的存在,与全年可投保的百万医疗险相比,惠民保的投保时机更为紧迫,购买保险是对生命的尊重,健康险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必需品,对于保险意识不强的用户,我们需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保险的价值,我们需要扩大保险的覆盖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并购买保险。
五看“就医秩序”
在健康险领域,用户的医疗数据健康管理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信息,如果一个用户倾向于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家庭医生服务,那么他应该是一个遵守“就医秩序”、具有良好健康素养的用户,对于这样的用户,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承保,并在风险精算中给予一定的倾斜,健康险的经营主体们可以尝试开发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险产品,如针对感冒、发烧、咳嗽等常见情形的家庭险,这样的产品可以形成结构化数据接口,方便用户提交医疗费用单据,并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治疗和服务网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分级诊疗,并鼓励用户维持良好的就医习惯。
在此也要特别感谢鸡西矿区社会保险局对本文的启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构和组织关注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公平、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和保险保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