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使用医疗保险骗保涉及违法行为,即使金额仅为1500元,也可能被判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虚构事实骗取医疗保险的行为构成欺诈,涉及刑事责任。任何利用医疗保险进行骗保的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建议遵守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医疗保险,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
使用骗保1500元金额不会被判刑,但会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并可能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诈骗罪与保险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1、在客观方面,保险诈骗罪是利用保险合同内容进行虚构或隐瞒真相,以骗取保险金,其方式包括虚构保险标的、编造虚假原因、夸大损失程度、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故意制造事故以及制造疾病等,而一般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更为多样化,不限于保险合同领域。
2、在犯罪主体方面,一般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能构成诈骗罪,而保险诈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仅限于与保险合同有关的当事人或关系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保险诈骗的行为方式包括:
1、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编造虚假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4、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骗取保险金。
行为人只要具备上述五种行为方式之一,且骗取保险金数额达到较大标准,就构成保险诈骗罪。
关于诈骗罪的数额标准,一般认为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具体的数额标准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由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同研究确定,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骗保这种行为,一般是按照诈骗罪来定罪处理,虽然骗保1500元可能不构成诈骗罪,但行为人仍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