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停售乱象下的保险高佣金返现平台调查与汇总

摘要:针对当前市场上存在的重疾险停售乱象,一些高佣金返现的保险平台开始受到关注。这些平台通过高额佣金吸引代理人推销保险产品,甚至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行为。本文将对这类平台进行汇总,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需谨慎选择正规渠道,避免陷入不良平台的陷阱。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保险产品停售背后的真相是保险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保险公司垄断了保险产品的费率,使得同样的保险可以以不同的价格出售,成交价格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筛选效率和消费者的焦虑程度,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最佳策略是高价销售保险,然后不断降价,利用业务员和营销号的宣传,实现信息垄断的超额利润。

而重疾险停售,则是保险公司利用焦虑营销的经典策略,也是对市场人性弱点的精准把握,近期营销号炒作的即将停售的部分重疾险产品的返现渠道,实际上是保险高佣金乱象下的伪保险大V所掌握的,这些大V通过自己注册的平台在自媒体上放置投保链接,变现粉丝,赚取首年保费的高额提成。

这些平台都是二级利益体系,可以在律保公众号输入相关信息查看详细说明,以下是部分重疾险在不同平台的首年最高返现比例:

达尔文3号:保险师80%,保保出单85%。

守卫者3号(昆仑健康保多倍版):保保出单94%,保咖联盟93%。

百年康惠保2.0:保险师85%,咔嚓保85%,保咖联盟(身故版90%,非身故版80%)。

妈咪保贝少儿重疾险:保咖联盟88%,保险师80%,咔嚓保、i云保80%,保保出单81%,如意甘霖(臻藏版):咔嚓保、i云保90%,员工保86%,保险师80%,保保出单84%,其他产品亦有相应的返现比例。

所谓的伪保险大V,首先伪在资质上,例如深蓝保背后的运营公司并无任何保险行业资质,这些无资质的大V依靠互联网保险的监管漏洞,通过营销软文变现粉丝,伪在模式上,他们紧密寄生在保险高佣金利益链上,制造垃圾信息规避保险法规定的解释义务,将保险产品变成高溢价产品,也伪在营销话术上,通过看似专业的结论引导消费者选择某款产品,实则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推销产品。

这些大V背后的公司大多在近几年注册,经营范围类似但无保险销售、代理、经纪的资质,而且存在关联关系,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虚拟专业形象,发软文赚取高额推广费,比起其他高风险行业,这一行当风险小、利润高,这就是保险高佣金乱象及停售乱象下的伪现象,欢迎来到充满智商税的世界……

关于律保的历史文章,最新注册执业证的渠道(2020年3月份更新)可以在其公众号上查看,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