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万亿险资配置揭秘,约三分之一投向利率债

近30万亿险资配置问题备受关注。约三分之一投向利率债,成为固定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险资在资产配置方面需要更加灵活和多元化,以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挑战。险资可能会继续关注优质企业的股权、另类投资等领域,以实现更高的收益和更好的风险控制。险资的投资策略也将更加注重长期价值投资,遵循稳健、审慎的原则,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由中国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4)》揭示了险资的配置结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保险业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近二十九万亿人民币,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二十八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均超过百分之十,在这庞大的险资中,近三分之一投向了利率债,使其成为险资的第一大配置资产。

利率债因其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成为险资长期稳健配置的主要选择,近年来,随着低利率环境的持续,利率债的配置比例不断上升,多家保险公司的投资负责人认为,超长期利率债是应对资产负债久期匹配风险的有效手段,一些上市保险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了利率债配置的重要性。

除了债券,险资也在其他领域进行配置,股票和公募基金占比虽然整体离监管比例上限还有一定距离,但监管仍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另类资产方面,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债权投资计划、信托计划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而投资性房地产则有所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人身险公司配置利率债的比例相对较高,而财产险公司的负债端多为短期产品,因此对超长期利率债的需求较低。

报告还显示,险资的财务收益率集中区间在近年来有所下移,尽管综合投资收益率集中区间较2022年有所上升,但财务投资收益率的集中区间却有所下降,部分保险机构通过债券重分类等方式提高综合收益率,综合收益率在4%以上的保险公司配置利率债和信用债的比例相对较高。

险资作为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其资产配置决策受到广泛关注,在低利率环境下,利率债仍是险资的主要配置资产,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险资也在寻求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以应对挑战,险资的配置结构将如何变化,仍需密切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