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将于10月1日起调整,利率上限将降至2.0%。这一调整将对分红险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和市场竞争力产生影响。此次调整旨在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更加稳健的保障服务。此举也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稳健经营策略。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先前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调整为2.0%,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也按照2.0%执行,若预定利率超过此上限,相应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将停止销售,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上限调整为1.5%,同样,超过此上限的产品也将被停售。
近段时间,保险代理人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提醒客户利率停售的消息,如“3.0%利率停售仿佛在昨日,新的利率停售已经打响,距离收官倒计时仅剩×天”。
申万宏源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的刚性负债成本较低,其浮动成本与分红账户的实际表现直接相关,保险公司与保单持有人共同承担部分利率风险及运营风险,分红险的资金被计入分红账户进行独立投资运营,其投资风险偏好较一般账户更高,以友邦保险为例,其分红账户中的权益资产占比显著高于非分红账户,发展分红险有助于推动险资提升权益配置水平,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多家保险公司早已在分红险领域进行布局,中国平安的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未来平安的产品结构将以分红产品为主,预计占比会超过50%,中邮人寿的总精算师焦峰也表示,他们的期交业务中分红险占比已经接近一半,焦峰强调,分红险在抵御长期通胀、降低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和流动性集中退保风险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此前,监管部门对投资收益率低于红利收益率的保险公司进行了窗口指导,部分消费者对分红险产品持观望态度,业内人士表示,选择分红险的逻辑依然是看重其稳定的高投资收益率。《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也进一步强调了发展浮动收益型保险的重要性。
浮动收益型保险包括分红险和万能险等,监管部门始终强调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质和聚焦主业,尽管行业中对于保障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分红险和万能险等险种都是基于保险保障的浮动收益型产品,随着行业的转型和发展,这些险种将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