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婚姻险”概念引发热议。有专家指出,保险不能成为维持婚姻的替代品。婚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夫妻双方的沟通、理解、信任与共同努力。尽管保险能为婚姻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但婚姻中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双方直接面对和解决。人们应重视婚姻中的沟通与信任建设,而非过分依赖保险来规避风险。
据了解,这款婚姻保障计划由“爱你一生婚姻两全保险A款”与“附加爱你一生年金保险(万能型)”组成,只能由丈夫作为投保人,妻子作为被保险人,在签署保单之初,夫妻双方需约定保单的权益划分比例,该比例分为60%、80%、100%三个档次,如果婚姻持续,妻子将获得相应的权益;如果离婚,则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分割保单利益。
这一婚姻保障计划在网上被戏称为“防小三险”,引发了一些争议,有网友认为,这是通过保费来防范丈夫出轨,对此,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澄清称,该险种主要体现的是丈夫对妻子的爱与责任,并非防范小三,他们强调,推出这款产品的目的是通过保险的方式给予对方承诺,保护女性在婚姻中的权益。
从历史角度看,婚姻险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保险公司推出了婚姻保险,由于保险周期过长和利率波动等因素,这个险种逐渐淡化,但最近几年来,随着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婚姻险再次浮出水面。
目前,多家保险公司都推出了类似的婚姻保险,其共同点在于受益人多为妻子一方,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认为,保险公司不该介入婚姻问题,否则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他认为,婚姻的维持不可能通过保险来实现,如果双方对婚姻没有认真的态度,丈夫更不可能为妻子买一份婚姻险。
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位法学教授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对婚姻险的态度,他认为,任何保险都不能保证危险不发生,婚姻险不能保证婚姻天长地久,但至少可促进、鼓励婚姻的维持。
从其他国家的情况来看,婚姻保险以婚姻的存续为保险标的,是通过保险的手段来保全婚姻,但在我国现有的数款婚姻保险产品中,更多的则是关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的生存状况以及财富累积。
婚姻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虽然保险业可以精算出离婚对夫妻双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具体数字,但由此设计出的保险产品能不能真正维护一段美好的婚姻仍值得探讨,在探讨婚姻保险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婚姻的本身,而不是过分关注其经济利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