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保险推出带病投保,投保真实性解析

水滴保险推出“带病投保”服务,引发市场关注。该服务是否名副其实,尚待市场验证。水滴保险此举旨在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带病投保”的真实性及其可行性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消费者在选择时,需仔细了解条款细节,谨慎决策。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传统的健康险主要面向健康人群,带病群体购买保险的选择相对较少,且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保费,若疾病严重,还有可能被拒保,而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这款新产品,通过免除健康告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智能的服务,但同时也意味着保险公司承担了更高的风险,在理赔环节,是否也能像购买时那样轻松便捷呢?

这款“水滴蓝海系列重疾险”的投保年龄范围从30天至60周岁,最高可续保至80周岁,保障期限为1年,该系列产品的保障责任涵盖了轻症、中症、重症共计193种疾病,重症首年最多可赔两次,并且包含了多项扩展责任,如ICU住院津贴、特定器官移植手术、ECMO治疗及异地转诊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保险的承保范围仅限于新发疾病,并不包括所有既往症及其并发症,相关人士透露,若在投保前已有症状但未确诊,这些也属于既往症,不在理赔范围内,产品还设有90天的等待期,等待期内发生的疾病及其并发症也不予理赔,这一界定范围显得有些模糊,需要消费者在购买时格外留意。

不得不提的是,水滴保险近年来多次因未按规定履行保险条款而受到处罚,2021年11月9日,银保监会披露的处罚决定显示,水滴保险因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受到罚款,而水滴公司本身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高管变动、营销套路争议以及逐年增加的净亏损,去年,水滴公司的净亏损额同比扩大137%,达到惊人的数字,其运营成本和费用也在逐年增加,营销成本可能是亏损加重的原因之一。

这款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推出的重疾险产品虽然为带病群体提供了购买保险的机会,但在购买时仍需谨慎,消费者应充分了解其条款和规定,避免可能出现的误解和纠纷,对于水滴公司来说,如何在确保产品真实价值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也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