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投保重疾险时必须关注的8个问题,包括了解保险种类、保障范围、理赔流程等,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重疾险时要充分了解保险条款,注意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避免被忽悠。文章干货满满,为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投保指南。
重疾险,顾名思义,是一种保障重大疾病的险种,重大疾病一般符合以下三个特点:疾病严重、治疗费用高昂、治疗难度较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疾病,重疾险就是来保障这样的风险的。
它的作用在于,为患有重大疾病的人提供足够的资金去治疗,因为重疾险是「给付型」,只要确诊重大疾病,并且符合理赔条件,保险公司就会直接赔偿保额。
以张三保的50万重疾保额为例,保险公司的赔付会直接打到张三的账户上,这50万如何使用、在哪里使用,是治病还是消费,没有任何限制。
因为这个特点,重疾险除了提供治疗费用功能之外,还能解决一部分「治疗之后的康复费用」、「生病导致收入中断」等问题。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是互相补充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大家需要确定一个认知:没有任何一种单一产品能全面覆盖所有疾病费用的需求,因为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它的限制范围,只有适当的产品组合才能把保障做得尽量全面。
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型的险种,根据实际费用的清单来进行报销,但真的患了严重的疾病,除了住院之外,很可能还有一些无法报销的费用,如营养、护理、异地就医、收入损失等,这些费用是不会体现在报销单上的,用百万医疗险也是无法报销的。
这个时候,重疾险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只要达到了重疾/中症/轻症给付的标准,重疾险就会直接赔付保额,至于这30万、50万的赔付金额如何花、花在什么地方、现在花不花,都是没有限制的,这时,百万医疗险用来报销住院费用,重疾险的赔付就可以用来花在其它任何医疗险赔付不了的地方,因为患者生病而造成的收入中断,重疾险的赔付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百万医疗险目前仍属于短期险种,严格意义上的终身保证续保仍是空谈,未来的续保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是重疾险可以一次性锚定终身的保障,无论是刚出生、还是20岁、40岁都可以做终身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即使活到90岁、100岁,其他险种都不能再买了,但是仍然有重疾险的保障。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两者之间不能完全的互相替代。
之前讲过重疾险存在的意义是有杠杆,比如一年交1万块钱的保费,只要过了等待期就能获得50万的重疾保障,这就是杠杆效应,即使从未得过重疾,总保费加在一起也比保额要少,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杠杆会小一些但仍然存在。
在选择产品时,权重依次是产品责任、费率、公司品牌,如果一个产品的责任非常有优势,即使是小公司也会选择购买,如果产品责任类似但费率差很多会选择更便宜的;如果两者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公司购买。
在疾病种类方面如果两个产品的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疾病种类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在价格、轻症中症的赔付比例等因素有区别的情况下疾病种类就只能作为其中的一个非决定性因素来综合考虑重要性排在很后面。
至于保额方面建议做到30~50万30万打底努力做到50万,如果是一线城市建议做到100万因为现在整体的医疗消费水平很高并且越是一线城市医疗的消费也会越高所以保额也应该做得高一点。
但实际上重疾险保额也很难做的很高,首先健康状况有要求身体不好做不了太高;其次年龄大也有限制;最后如果保额很高还会对你的财务状况进行一定的审核因为存在骗保的风险,所以一般来讲重疾险很少会做超过200万的,每个人能有50万的重疾保额就已经好过90%以上的中国家庭了,当然做不到30万的可以先做10万;你想连30万的保障都做不了可见经济条件真的很差那么10万的保额对家庭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当然足够的保障不可能一步到位常见的情况是根据预算适当配置未来再适当加保逐步积累。
保险条款之所以难懂是因为保险学本身是一个综合学科涉及到了保险、医学、精算还有法律等等它是用合同语言、法律语言去写的所以有的时候确实会比较难懂但也没有必要去拿着条款一条条抠,我们拿到一份保险条款之后主要看投保信息、保险责任、免责条款和疾病的释义这四点就可以了。
希望这样修改之后的内容更加清晰易懂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重疾险的作用和意义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