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寿保险值得购买吗?

关于百年人寿的保险是否值得购买的问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进行评估。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仔细了解保险公司的信誉、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保费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也需要注意保险市场的变化和不同产品的特点,以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01

  或许有些伙伴对百年人寿的偿付能力情况不太了解,先来简要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根据百年人寿在2018年第4季度公布的偿付能力报告,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8.1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0.65%,最近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

  按照当前的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应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应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应在B类及以上,三个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的保险公司,我们称之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任意一个指标不达标的,则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目前百年人寿的情况是,其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指标都是达标的,但是风险综合评级为C,属于不达标。

  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对风险综合评级的规定是这样的:

  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分为A、B、C、D四类。

  ...

  C类公司指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或者虽然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几类风险较大的公司。

  百年人寿虽然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根据定义来看,其在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几类风险较大,百年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对此也给出了解释,其风险综合评级为C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以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一直在120%-100%之间徘徊,存在一定的偿付能力压力。

  02

  百年人寿现在风险综合评级为C,是不是意味着它快要破产了?

  先来看一下监管对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的处理方式:

  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在35%-50%之间的保险公司,监管机构会根据其风险成因采取调整业务结构、限制业务和资产增长速度、限制增设分支机构、限制商业性广告等措施,而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35%的保险公司,监管机构还会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如停止部分或全部新业务、接管、申请破产等。

  目前百年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8.13%,尚未收到监管机构的任何监管措施,说百年人寿离破产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担心它会不会破产还有点早。

  03

  百年人寿的保险产品还能不能买?

  我的回答是:可以购买。

  即使安邦保险集团目前正在被接管中,我仍然推荐购买它家的大黄蜂2018、慧馨安少儿重疾险等产品,如果你担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问题,安邦的案例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由于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安邦集团被正式接管,但即使如此,安邦的客户保单并未受到影响。

  其实在我看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虽然能帮助我们了解一家保险公司目前的状态,但对于我们买保险并没有多少指导意义,比如说,我们知道了百年人寿目前的偿付能力不足,那然后呢?我们该去买哪一家公司的保险呢?选择一家偿付能力充足的公司?或者说把一百多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头到尾排序,买排名第一的?

  百年人寿在2016年第2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还是很高的,而我们现在所购买的长期重疾险、寿险保障的是几十年甚至终身;用一个短期动态变化的指标来为几十年的合同做决策参考,意义有限,我认为保单的安全问题更多的要依靠国家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只要保险公司还在营业,都是经过检验合格的,可以放心购买,中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完善,只要保险公司还能继续营业,消费者就可以安心购买其保险产品,就像坐大巴车一样,只要车还在路上跑并且检验合格就可以放心坐,中国的保险监管教练会时刻关注着这些大巴车的运行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乘客的安全,因此不必过于担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问题,当然如果你还是对此有所顾虑也有许多其他值得购买的保险产品可以选择,比如复保星悦重疾险和小佩奇少儿重疾险等其承保公司的偿付能力都很充足可以让你更加安心,除此之外还有复星联合达尔文1号重疾险弘康健康一生A+B多啦A保重疾险等产品可供选择,总的来说我认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监管指标而不是破产指标它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数据对于我们购买长期险的指导意义有限,因此不必过分关注保险公司的短期偿付能力指标而应该更加关注产品的性价比以及国家的保险监管制度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