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保险+金融产品融合行动计划试点初显成效

  安徽省实施的“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已经初步显现成效。该计划旨在通过整合农业保险和其他金融产品,提高农业的风险保障水平,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试点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农民提供了更全面的金融保障,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次专题辅导会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服务支持,助力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高效农业强省的建设,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袁纯清发表了主旨报告,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知名学者如刘奇、汪小亚和庹国柱等,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辅导。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联系“三农”方面的优势,如紧密的联系、快速的需求了解、广泛的服务网点以及农户的信任和支持等,安徽省财政厅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旨在带动解决农村金融资源重复布局、管理条线分割、服务各自为战的问题,协同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自试点以来,全省范围内的合作深度不断加强,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已有多家保险机构依托农险APP系统开发“农业保险+”模块,入驻省农村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收集农业保险业务信息,并经由农户自愿授权,将相关信息共享至其他金融机构,从而拓展农村金融综合业务。

  金融机构合作开发了保单质押信贷、农业担保贷款等“农业保险+信贷”产品达32个,为农户提供了实质性的贷款支持,还新增了“保险+期货”、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创新险种,并积极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品牌溯源绿色保险,以及针对“两品一标”农产品的保险服务,在林业保险方面,也推出了9个创新产品,提供风险保障达65亿元。

  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安徽省的农村金融服务队伍逐渐年轻化、专业化,全省已设立“乡村保险(金融)服务窗口”,新聘或转任的协保员人数增至4882人,村级协保工作经费也有所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户需求,协保员的平均年龄下降至41岁,显示出农村金融服务队伍正在向年轻化、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