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一些被称为“奇葩”的保险产品引起社会关注,如中秋赏月险和熊孩子险等。这些保险产品的出现引发了公众的热议和关注。这些保险涵盖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风险保障,虽然备受争议,但也反映了社会对多元化保险产品的需求。
这些保险产品的名称五花八门,展现了人民的无穷想象力,其中一些产品似乎存在哗众取宠之嫌,偏离了保险的本质保障功能,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些被称为“奇葩”的保险。
“中秋赏月险”,在几年前,安联财险与阿里集团合作推出了一款独特的中秋赏月险,这款保险为中秋节无法赏月的人提供心情损失补偿,其实质是一种人身意外险的附加险,购买此保险的人,无论是否能看到月亮,都可以在中秋节当天获得一份人身意外保障。
接下来是“熊孩子险”,其学名为“监护人责任险”,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让人不舒服,但它实际上是一款符合保险原则的保险产品,有法律依据,它主要保障因孩子的行为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
在世界杯期间,一些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与足球相关的保险产品,如“世界杯遗憾险”等,这些产品的保障功能并不明显,有些甚至涉及到赌球之嫌,与这些产品相比,现在更为务实和理性的医疗健康类保险、旅游类保险等产品更受到欢迎。
还有“扶老人险”、“宠物险”等,扶老人险是一种责任保险,保障因扶起摔倒的老人而面临的法律赔偿责任,而宠物险则保障因宠物造成的损害,如狗咬人、宠物撞碎东西等,宠物险的投保门槛较高,购买人群受到一定限制。
这些“奇葩”保险虽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但它们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保险公司过于注重营销和推广,而忽视了后续的咨询和理赔等服务,很多投保人也并不清楚这些保险的实际价值和含义,对于这些“奇葩”保险,我们既要保持开放的态度,欣赏其中的创新元素,也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审慎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产品的本质是一种专业化服务,保险公司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保障功能和服务属性,而不是过分追求创新和营销,投保人也应该增强保险意识,了解保险知识,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希望我们转载其文章,请留言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