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销理财保险当前风靡一时,但过分强调互联网思维可能导致一些问题。虽然互联网为理财保险提供了更广泛的销售渠道和便利的交互方式,但保险产品的核心仍是风险管理和保障。过分依赖互联网思维可能会忽视保险产品的本质,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和风险增加。在推广网销理财保险时,需要平衡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保险业务的关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权益。
众多保险公司因“系统更新升级”而暂停了网销理财型保险产品的销售服务,据了解,这涉及到万能险、投连险和分红险等险种,在珠江人寿、国华人寿和弘康人寿等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消费者被告知服务系统将进行更新升级,期间无法购买任何保险产品,这一系统升级已经持续超过半个多月,具体完成时间尚未确定。
据此前媒体报道,进入9月份,更多保险公司开始下架网销保险产品,除少数几家公司外,大多数保险公司网站上的理财型保险产品都处于未推出或无法购买的状态,在泰康人寿和长城人寿的天猫旗舰店,消费者无法找到理财型保险产品。
网销理财保险以其门槛低、收益高的特点曾风靡一时,多家寿险公司借助互联网销售平台推出相应的网销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珠江人寿的“汇赢1号”产品在短短2分多钟内就售罄了3.8亿元的限额。
互联网保险业务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保障、风险提示不足、过多强调收益、销售不规范以及险企偿付能力不足等,为此,保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规定,对互联网保险业务进行规范,强调保险公司必须明示保险产品属性、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并充分履行风险提示义务。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强调了互联网保险应坚持的原则,包括鼓励与包容、风险防范、一致性的监管原则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他透露,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监管办法正在起草制定中。
对于此次网销理财型保险产品的“下架潮”,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为了未来的重新出发做准备,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网销保险对于中小型险企来说十分重要,预计会以新面貌重新出现,回归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加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销理财保险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保险公司需要重新审视产品定位、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