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遭遇金融陷阱,十年平安保险账户缩水,四万缩水至两万

摘要:一起关于老人购买平安保险账户被坑的事件引起社会关注。据报道,老人在交纳了4万元的保险费用后,十年后账户余额只剩下2万多。这起事件再次提醒人们,在购买金融产品时需谨慎,特别是老年人要增强风险意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十年前,长春市民刘女士为母亲在平安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重疾险,当时,业务员向刘女士介绍,这款险种不仅能保障大病,还能享受分红,近日刘女士联系平安保险表示已按合同缴满年限,且期间未发生理赔,希望结束合同并返还本金,但出乎意料的是,平安保险的回复称,刘女士不仅没有分红,连账户里的本金也不能完全提取。

这十年间,刘女士共支付了四万多元保费,但当她询问平安客服时,却得知保险账户里只有29000多元,原因在于扣除了初始费用和保障服务费,刘女士表示,在这么多年里,没有人联系过她告知这两个费用,尽管她在合同中看到相关段落,且合同也明确保险公司需向她提交保单年度报告、告知账户情况,但保险公司并未做到。

在与平安保险工作人员沟通后,刘女士按照要求提交了一份说明书,详细列出了对合同或保险公司的不满,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诉求,一周过去了,仍然没有进展。

2022年4月,记者对刘女士购买平安保险后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纷纷表示对某些保险产品的担忧,一位网友表示,他在2001年购买的平安保险,每年交8000多,交够19年后就能领取至少21万元,但现在早已到期,数字却大幅缩水,感到十分心痛。

针对此事,平安保险总部客服表示已详细记录信息,并会催促负责人员尽快处理刘女士的问题,我们呼吁保险公司尽快解决此类问题,并加强对保险产品的透明化,以便消费者能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我们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要谨慎选择,详细了解产品特性及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