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揭示保险中介业务五大问题

保监会近日公布了针对保险中介业务的审查结果,指出存在五宗罪。这些罪行包括不当销售、违规承诺、隐瞒重要信息、过度夸大产品功能和违规操作等问题。此次审查旨在加强保险中介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针对这些问题,保监会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治和规范,以确保保险中介业务合规发展。

  中介业务乱象频发

  自年初开始,历时半年的中介业务摸底检查已经展开,共涉及21家保险公司的58个基层机构,在强大的监管压力下,一些行业内早已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被集体曝光。

  当前,保险公司利用中介业务和中介渠道进行违法违规操作的情况较为普遍,且性质严重,被查的58个机构几乎都存在中介业务违法违规问题,非法套取资金高达1.4亿元。

  这些违规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虚构业务以套取资金,在摸底调查中发现,33个机构通过虚挂专(兼)业保险代理机构、虚增数量等方式虚增中介业务、少计直接业务,非法套取资金达7105万元,某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虚挂专业代理机构保费近1.3亿元,非法套取手续费1660万元,占其手续费支出的42.53%,还有其他机构采用虚列营业管理费、使用假发票、虚列查勘费等方式套取资金。

  监管部门严惩不贷

  针对这些乱象丛生的中介业务,监管部门在检查期间同时下发处罚通知,坚决查处,已依法处理保险公司各级各类管理人员121名,处理保险机构51个,一些严重违法的机构,如安诚保险河南分公司、阳光财险黑龙江分公司等,已被当地保监局查处,除了罚款数十万元,这些机构还被责令停止相关业务数月,相关负责人也被罚款并撤职,涉案机构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保监会认为,上述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行业形象和被保险人的利益,并可能诱发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全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整治这些行为。

  这些罚单背后反映出部分保险公司在中介业务管控上的不足,以及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的淡薄,业内人士指出,基层保险机构违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级公司的放任或参与,费用政策不合理和内控不到位也为基层机构违法违规提供了“动力”和“空间”,这些保险公司的违规行为,不仅给自身带来了风险,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险公司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合规意识,切实遏制这类违规行为的发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