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额终身寿险停售潮背后的原因,3.5%利率成时代天花板?揭秘背后的真相!

增额终身寿险遭遇停售潮,原因在于预定利率上限的调整可能使得保险公司面临压力。预定利率上限降至3.5%可能将成为行业天花板,这将对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对于设计过于激进的产品,需要下架调整,具体的标准包括: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回报率假设超过公司近五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以及产品预定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等。

受此影响,部分高收益产品已经明确下架,如金盈卫和国联益利多等,其他产品也可能随时下线,随着停售消息不断,不少业内人士预测,3.5%复利时代即将结束。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早年,储蓄保险的复利率为3.5%时,可能很多人并不屑一顾,但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近年来低利率时代的到来,银行存款越来越不划算,特别是今年以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较低水平,而长期存款的利率也普遍不高,银行似乎并不欢迎长期存款,因为他们也担心无法承担长期的“高利息”。

国债作为无风险理财的上限,其收益也持续下降,而银行理财也不再保本,有涨有跌成为常态,相比之下,以年金险和增额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则具有显著的优势:安全、稳定且能终身锁定利率,即使其他理财产品的利率如何下降,从投保的那一刻起,收益就被锁定了。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后疫情时代的转型期,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感”更加关注,增额寿险的利率可长期锁定,瞬间击中大多数人的需求,保险公司虽然开门做生意要赚钱,但其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等低风险资产的投资收益,但随着利率下降,这些低风险资产的收益也随之降低,未来各大保险公司要兑现百分之三点五的增额寿险收益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利差损失风险,因此降低负债成本迫在眉睫,事实上储蓄保险利率下调已有迹可循,未来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和其他国家进入负利率时代储蓄保险的利率也将继续下降,因此有资金计划需求的人们应该珍惜现在的3.5%复利储蓄保险这可能是未来低风险收益率的天花板,因此有购买储蓄保险需求的人们应该抓紧时间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珍惜当下的机遇避免错过未来的风险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