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中介发展研究学习笔记

摘要:本文研究了互联网保险中介的发展情况,详细记录了学习笔记。文章概述了互联网保险中介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现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保险中介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监管趋严、竞争激烈等问题。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互联网保险中介发展的全面概述。

长尾理论揭示了特定情况下大量滞销或销量较差的产品共同拥有的市场份额可能超过畅销产品的市场份额,对于互联网保险中介而言,这一理论意味着在开拓产品时,应更多地关注那些销量不高但市场份额较大的产品,而不仅仅是追求高端市场。

分析式处理理论和启发式处理理论是两种重要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式处理理论强调消费者基于有意识、有意愿搜集大量相关信息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和整合,形成对特定对象的观点和态度,而启发式处理理论则侧重于消费者借助可获得的浅显线索来判断特定对象,在日常消费中,消费者往往倾向于使用启发式处理方法以形成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基于此,互联网保险中介通过构建营销场景或利用其品牌效应,积极向消费者传递启发式线索,引导消费者通过直观浅显的信息而非深入理解产品内容的方式进行判断,这种营销模式可能产生“销售误导”现象,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可能引发理赔纠纷。

后现代企业的奠基人Tom Peters曾强调,在新经济时代,组织必须认识到管理数据和信息的重要性,数据为企业进行战略定位、市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个人行为习惯的精准预测成为可能,也为海量数据的产生和沉淀创造了条件。

在保险行业中,被雇佣的保险代理公司被赋予一系列权力,包括产品设计、定价、收取保费等,而自身仅保留出具保单的权力,国内大部分的互联网保险中介主要以线上分销平台的方式存在,为各大保险公司提供线上的销售渠道,与MGA管理型总代理模式相比,线上分销平台仍存在较多不足,如缺乏自主性、易受制于产品的好坏等。

按需定制型保险经纪平台是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供符合需求的互联网保险产品的中介平台,与传统的保险分销模式相比,该类平台更侧重于为客户设计提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投保人甚至可以根据需求的时间和地点决定保险生效的时间和地点,这类中介平台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与保险公司进行产品议价,提升单个投保人的议价能力,尽管国内的按需保险经纪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且面临道德风险、保险欺诈风险等问题,但相比之下,国外的同类平台在可定制的保险险种方面已经覆盖了多个领域。

传统的保险代理人是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沟通桥梁,但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保险中介的崛起,传统线下销售渠道面临挤压,一种全新的互联网保险聚合交易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帮助保险代理人、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直接在线多对多连接,该平台不仅简化了投保流程,还提供了救援、法律援助等金融产品,提升了客户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保险中介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发展不均衡、与传统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微妙、信息安全风险等,第三方分销平台应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逐步摒弃传统平台的发展模式,走精细化发展路线,减少代理险种数量、降低经营成本,将资源投入到优质保险产品的开发、维护和营销中,应积极参与险企的保险产品管理环节,提供产品开发、理赔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在风险管理方面,第三方分销平台应做好核保和理赔的风控措施,借助传统险企的专业调查人员筛查保险诈骗行为,在与传统险企合作的过程中,应充分知晓相关的法律条文,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同时在进行互联网产品创新时,应紧紧围绕保险利益原则进行开发。

“从严监管”是2018年保险监管工作的关键词,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业务经营能力较弱的第三方分销平台都应加强合规意识、强化风险管理、深化与传统险企的合作与沟通以确保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