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家长投诉保险公司存在销售误导行为。其9岁女儿购买的保险产品在80岁时才能领取,引发家长不满。此事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需谨慎,了解清楚保险条款及细则,避免被销售误导。保险公司也应加强销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合规销售,维护消费者权益。
王女士和叶女士认为营销人员小周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损害了她们的权益,对此,她们已向上海市保监局和上海分公司投诉,上海分公司的回应却令王女士感到不满,他们认为小周在展业时的误导证据不足。
根据相关规定,保险销售人员在销售保险产品时应当出示工作证或者展业证等证件,并向投保人出示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对于分红保险等新型产品,应当明确告知客户费用扣除情况并提示投资风险,小周在销售产品时并未出示相关证件和资料,对重要的合同内容如现金价值、退保、免责条款等也未作明确说明,这明显违反了规定。
小周还利用“停售”之名进行炒作,误导消费者购买保险,这种行为在日前发布的《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被明确禁止,新起草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也强调了对保险从业者的严格监管和对违规销售的处罚。
对于王女士和叶女士的遭遇,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多掌握保险常识,投保前要了解清楚保险产品的所有条款和细节,如果发生纠纷,消费者应积极与保险公司协商,必要时可寻求仲裁或司法帮助,维护自身权益。
对于保险公司的销售队伍亟待规范,保险公司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他们遵守相关规定,不误导消费者,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增强维权意识,共同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至于王女士和叶女士的投诉,我们期待保险公司能够正视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整改,以维护保险行业的公信力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