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经代渠道正面临“报行合一”的变革,半年标准保费锐减超过50%,形势严峻。头部机构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积极应对,开启新一轮的转型。面对挑战,这些机构将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以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在变革中保持竞争力。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混乱的市场状况与令人沮丧的业绩——这是对2024年上半年保险中介市场的生动写照,报行合一政策的实施尚未落地,保险公司降本增效的压力也如影随形,随之而来的是飞单现象频发以及炒停售透支客户需求等问题,中介市场的业绩呈现大幅下滑趋势,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标保规模同比下降53%,其中6月单月同比降幅更是高达82%。
尽管报行合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顶,但形势逼人,商业模式简单的保险中介必须积极寻求出路,头部机构已经开始积极探索转型之路,他们能否应对当前的迷茫和焦虑,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还有待市场的验证。
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的中介市场业绩可谓遭遇了腰斩,其中6月单月降幅超过80%,然而也有四家机构实现了逆势上涨,同比增长超过200%,在纳入统计的机构中,经代渠道6月单月降幅超过一半的占到七成,而上半年降幅超过一半的机构约占半数,尽管整体形势严峻,但仍有部分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
长城人寿、海港人寿、中华人寿、昆仑健康等公司在业绩大跌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实现了同比超过200%的增长,也有一些机构在上半年整体情况远好于去年同期,中意人寿虽然6月单月下滑幅度较大,但上半年仍实现了翻两番的上涨,其累计标保规模占据经代渠道市场份额近三成,这得益于其分红险产品的热销。
从整体上看,中介市场颓势明显,下滑幅度惊人,以某保费重镇为例,今年的业绩水平下滑严重,甚至回到了疫情爆发时的水平,该地区寿险经代渠道在2024年6月的保费收入仅1.37亿元,远低于2020年的同期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代公司保费排名变化加大,但市场头部效应依然显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头部机构扩大了市场份额,报行合一政策的实施进度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业内对报行合一的意义已形成共识,但其落地实施却迟迟未能如愿,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保险中介市场的信心,加之保险公司降本增效导致的费用压缩,中介渠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业绩的下滑、报行合一的困扰、客户需求的透支……这些问题都让保险专业中介迎来了最坏的时期吗?或许也并非如此,保险中介市场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的上涨,保费规模也在持续攀升,未来路在何方?这是当前最重要的议题之一,面对困境,保险中介机构需要创新转型,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运营能力、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明亚保险经纪坚持绩优路线,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大童则发力风险管理服务,打造第三方专业风险管理师队伍,一些科技服务商和MGA平台也在为保险中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对于主体公司来说,发力优质中介渠道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品牌知名度不高、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中小型险企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可以通过控股保险经纪公司来掌握一支优秀的队伍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同时这些变化也促使中介市场参与者思考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并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为保险中介提供服务的科技服务商和MGA平台正在积极赋能业务包括为中介公司提供系统升级培训运营到整个生态架设的服务等等这些努力无疑有助于推动保险中介市场的复苏和发展总的来说无论市场形势如何变化保险业参与者都希望市场能够逐渐好转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孕育着机遇让我们共同期待保险中介市场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成为每个参与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