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重疾险的交费期限,选择20年还是30年,需根据个人经济状况和保障需求来决定。交费期限越长,每年保费压力相对较小,长期保障更有优势。选择30年交费期限可享有更长期的保障,但总保费累积相对较高。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权衡选择,充分考虑个人财务状况和保险需求。
从保费的角度来看,选择30年缴纳保费相较于20年更为经济。
同等保险条件下,较长的缴费期限意味着每年的保费负担更低,以一位92年出生的消费者购买重疾险为例,若保额相同,选择缴纳30年,每年需缴纳的保费是30600元;而若选择缴纳20年,每年的保费则高达39400元。
从总保费的角度来看,20年缴费的总保费相对较少,但每年的保费压力较大;而30年缴费虽然总保费较多,但每年的保费负担较轻,这就像攀登陡峭的山坡,虽然路程较短但耗费体力;而平缓的山坡虽然路程较长,但行走起来较为轻松,20年缴费的方式类似于陡峭的山路,而30年缴费的方式则类似于平缓的山路。
从风险分摊的角度来看,选择30年的缴费期限可以更好地分摊风险,部分重疾险产品提供豁免保费的人性化关怀,以一位购买50万保额的重疾险的90后为例,如果在缴费的第五年不幸患上重病,两种不同缴费方式的影响如下:
1、若选择20年缴费,每年需缴纳8750元保费,到第五年已缴纳43750元。
2、若选择30年缴费,每年需缴纳6700元保费,到第五年只缴纳了33500元。
这意味着,在不幸患病的情况下,选择30年缴费期限可以更好地利用豁免条款,减轻经济压力。
从杠杆原理出发,购买保障险的核心在于其杠杆倍数,选择更长的缴费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险的杠杆效应,即用相对较少的保费获得更高的保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30年的缴费期限可能更为优越,但具体的选择还需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保险需求以及保险公司的条款综合考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