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补息被暂停影响保险资管行业万亿资金走向,替代资产何去何从?

摘要:手工补息被叫停,保险资管行业受到巨大影响,涉及资金规模达万亿。面对这种情况,行业正在积极寻找替代资产以应对资金流动性问题。行业正在评估各类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以寻找最佳的投资方案。也需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这一过程预计将充满挑战和机遇。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调研了解,保险资管行业受到影响的规模达到万亿元量级,这部分资金面临着较大的再配置需求,业内人士指出,补息类存款大多属于中短期存款类型,其背后对应的投资属性也是偏向于中短期的投资品种,随着手工补息的终止,保险资管机构需要重新寻找配置资产的机会。

对于保险资管机构而言,受影响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险自营资金中有许多流动性管理的需求,包括通过拆借便宜资金来投资高补息类产品实现套利收益,一旦这部分补息被终止,后续将有一个大规模的再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是银行理财子与保险资管公司的合作较多,手工补息终止后,银行理财子通过保险资管投资的存款面临再配置问题,不论是银行理财子还是保险自营的资金,涉及手工补息的那部分存款支取完毕后,将有一个巨大的再配置需求,规模达到万亿级别。

自律文件下发后,保险资管公司积极与存款行沟通,停止涉及补息的业务,一些银行在发文前已经存在的补息存款也不再补息,这给保险资管公司带来了问题,以银行理财子通过保险资管投资的存款为例,保险资管产品的净值增长是根据利息计算的,如果银行不再补息,那么保险资管公司可能需要计提减值,这将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产生影响,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净值波动。

面对这一挑战,保险资管机构需要寻找替代资产来满足再配置需求,可能的替代资产包括中短期债券、公募基金、同业存单或短期债券以及回购等,这些替代资产的收益率水平普遍较低,大多在2.0%-2.2%,远低于之前的高息存款收益率,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替代类资产的收益率水平将下降几十个bp,配置难度也会加大。

行业中有近一半的资金尚未配置出去,都在等待机会,在短期的债券类或固定收益类品种中,“资产荒”问题将更加严峻,供给没有增加,但购买短期类债券或相关资产的需求却大幅增加,保险资管机构需要更加审慎地评估风险并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他们也需要加强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以更好地管理风险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