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制度正式实施,规范行业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

我国正式出台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制度,旨在规范互联网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保险业务健康发展。该制度的推出,标志着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该制度将加强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行业向更加稳健、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该办法明确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定位及相关行为规范,规定保险机构负责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第三方网络平台可以为互联网保险业务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针对互联网方便、快捷、跨地域的特点,该办法有条件地放宽了部分险种的经营区域限制,包括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和普通型终身寿险等险种,对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为个人的家庭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以及能够完全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承保和理赔全流程服务的财产保险业务,也给予了相应的放宽限制。

办法也规定了对于不能保证异地经营售后理赔服务,导致出现较多投诉的保险机构,监管部门将及时采取监管措施,停止其相关险种的经营,并通过建立行业禁止合作清单等方式,加强保险机构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市场退出管理,以确保其依法合规经营。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保险机构应强化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客户服务管理,为此,需要建立在线服务体系,支持咨询、投保、退保、理赔、查询和投诉等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已成为保险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保险机构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确保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