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贝」业务实现十倍增长,成功卡位健康险市场风口。面对万亿级市场机遇,「十一贝」凭借其独特的业务模式、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强大的业务拓展能力,实现了业务的飞速发展。通过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成功赢得了市场份额。展望未来,「十一贝」将继续深耕健康险市场,迎接更多挑战和机遇。
杨威于2003年毕业于北大数学系,之后先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2008年,他加入去哪儿网,历任产品经理、产品总监、高级总监、副总裁等职位,在他完全离职创业时,他的身份是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
杨威创立的公司名为十一贝科技,主要业务是运用智能化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险产品的知识服务和决策服务,在项目初期,十一贝科技就获得了梁建章(携程)和沈南鹏(红杉资本中国基金)1亿美金的投资,这是健康险领域金额最大的早期融资。
经过近一年的研发,十一贝在2020年投入了近200位工程师一整年的努力,推出了产品“小贝智友”,当年,健康险业务收入达到数千万元,令人瞩目的是,在2021年,十一贝的健康险业务实现了十倍级增长,达到了数亿元的量级。
十一贝是如何取得这些显著成绩的呢?在蓬勃发展的商业健康险领域,十一贝又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的?
随着健康险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个绝对的风口赛道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2019年,银保监会等13部委联合发布文件,提出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健康险的市场扩容才刚刚开始,预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扩大三倍,健康险的保费和保单量也在不断创新高。
从人口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的变化来看,人们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低出生率和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生活更加独立,照顾家人的负担增加,未来的保障压力也随之增大,这意味着以80后、90后及421家庭为代表的用户的保险需求将进入大规模释放阶段。
这个蓝海行业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玩家和资本的涌入,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健康险领域至少有50家以上的公司获得融资,上百亿资金投入其中,许多知名投资机构如红杉中国、北极光、云锋基金、启明创投、腾讯、创新工场等都在这个领域频频出手。
杨威和他的十一贝团队选择了面向C端的保险智能决策服务作为他们的方向,他观察到,当人们开始讨论如何购买健康险来抵抗未来的生活焦虑时,他们并不接受传统代理人通过讲大故事、讲亲情来推销保险的方式,他们有自己的认知能力,希望通过学习像精算师一样去分解保险的责任,比较不同产品的差异。
十一贝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块,一块是从携程和去哪儿网沉淀下来的“场景类业务”,包括航空意外险、延误险等,据杨威透露,这一块业务的收入量级在4亿元左右,而另一块全新的健康险业务,正成为十一贝的增长引擎。
在业务实现十倍增长的同时,杨威认为未来这个行业会出现大量的小巨头,他指出,在未来的2-3年里,健康险行业将迎来指数级增长,虽然当前行业的获客成本在不断被推高,但十一贝通过继承自携程集团的客源数据和口碑传播解决了这一问题,杨威相信,未来的竞争将越来越纵向垂直化,在某个特定领域,会有公司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