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重疾险时,考虑是否购买包含轻/中症保障的选项是有必要的。轻/中症保障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时提供经济支持,减轻经济负担。这种保障能够扩大保险的范围,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在购买重疾险时,建议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需求综合考虑是否购买包含轻/中症的保障选项。
为了规范保险市场并提升服务质量,200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手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明确了重疾保障的病种标准,统一了行业规范。
同年,为了改善市场口碑和降低理赔难度,中信保诚保险公司推出了首款带有轻症赔付的重疾险,这一创新标志着保险业开始关注并优化理赔流程,轻症的出现,无疑是保险业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使得部分疾病在未达到重疾程度时即可获得赔付,大大降低了理赔门槛。
此后,保险公司纷纷效仿,推出带有轻症赔付的产品,并围绕轻症、重症的赔付力度和次数进行激烈竞争,以争取市场份额,到了2017年,首款带有中症赔付的重疾险问世,再次打破了原有的保险形态,标志着重疾险在“精准赔付”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市面上的重疾险大多已经包含了“轻/中/重症”保障,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如此繁多的保障项目,是否应该购买带有轻/中症保障的重疾险呢?这是否是实用的保障,还是保险公司为了盈利而制造的噱头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轻/中症的具体含义,轻症的诞生,是为了降低重疾险的理赔门槛,使部分疾病在尚未完全达到重疾状态时即可获得赔付,轻症可以理解为重疾的早期阶段,而中症则是为了提高部分轻症的赔付额度,增强重疾险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而设立的一种保障项目,其病情严重程度和理赔金额比例介于轻症和重疾之间。
目前市场上的中症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无条件升级轻症、有条件升级轻症以及根据病情划分等级,无论是哪种类型,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更加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保障。
轻/中症保障是否值得购买呢?根据相关数据,随着体检的普及和医疗仪器的精密化,一些重大疾病在早中期就能被检查出来,轻/中症保障能被用上的几率实际上更大,它们能让患者在早期就有钱治疗,尽早恢复健康,除了作为治疗备用金外,重疾险的赔款还可以用于出院后的疗养费、休养期间的收入补偿等,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带有轻/中症保障的重疾险是非常有必要购买的。
至于纯重疾险,也就是只保障重大疾病的保险,对于预算不足或者原有重疾险保障不够的客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预算有限的客户,纯重疾险可以在保证基本保障的同时,降低保费压力,对于已经拥有一定保障但想要做高保额的客户,纯重疾险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无论是带有轻/中症保障的重疾险还是纯重疾险,都有其适用的客户群体,在购买保险时,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同时了解清楚保险条款和保障范围,做到明智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