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优化服务,助力民生保障与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摘要:,,保险业在民生保障和实体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保险业需要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保障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应加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保险服务,降低企业风险,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险业应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服务民生保障和实体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随着金融监管总局近年来持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保险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截至今年8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保险业通过债权、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了28.8万亿元的资金支持,同比增长12.2%。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保险业的发展目标:到2029年,初步形成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日益全面、服务持续改善、资产配置稳健均衡、偿付能力充足、治理和内控健全有效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到2035年,保险业将基本形成一个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监管科学有效、国际竞争力强的新格局。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强调,强监管、防风险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他提到,保险业需转变发展模式,由追求快速发展、以保费驱动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变为资产和负债联动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保险业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若干意见》强调了补短板的重要性,要求建立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持续防范化解潜在风险,金融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王胜邦表示,将从三个方面落实这一部署,包括加强保险机构微观基础的稳健运行、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以及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若干意见》还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保险需求的重要性,在巨灾保险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表示,将推动建立健全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丰富巨灾保险保障形式,在养老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保险业的作用日益凸显,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罗艳君表示,将出台商业健康保险配套政策文件,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若干意见》为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并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在强监管、防风险的基调下,保险业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