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保险交纳20年后,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取决于多个因素,如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等。按照相关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并满足领取条件的人员,在退休后能领取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具体数额需根据个人情况通过社保部门计算得出。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养老金政策,请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作为职工,您所领取的养老金主要分为三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可能的过渡性养老金,我们以参保人老李为例,详细解读这三部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如下:
(退休上一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1%,这里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的实际缴费工资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可以理解为个人缴费水平和社会平均缴费水平的比较,缴费时间越长、缴费越多,基础养老金的数额也就越大。
以老李为例,他的工资一直处在社会平均水平,实际缴费工资指数为1,他的基础养老金=(4671.75+4671.75×1)÷2×35×1%=1635.11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相对简单,即个人账户储存额÷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数也不同,老李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36111.68÷139=259.8元。
对于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我们称之为“中人”),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会获得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金额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考虑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老李属于“中人”,按照政策,他还能获得969.39元的过渡性养老金。
综合上述三部分,老李的基本养老金总额为:1635.11+259.8+969.39=2864.30元。
,是对北京养老保险制度的大体介绍,具体金额可能会因个人情况、政策调整等因素有所变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养老保险的知识,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或专业律师,以获取最准确、最全面的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