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一年后的癌症理赔实录,全额退款引发深思。

摘要: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理赔实录的故事,其中涉及到一位购买了保险的顾客在一年后被发现患有癌症的情况。尽管购买了保险,但最终保险公司退还了顾客所交的保险费用。具体细节和后续处理情况并未在摘要中提及。这个故事提醒人们面对保险时需要注意相关条款和细节,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更多知识、社保干货,尽在“大白读保”。

对于在网上购买了保险的朋友们来说,心中可能会有些许不安:小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如何?理赔会不会遇到困难?我们采访了一位客户,她也有过类似的疑虑。

这位客户在一次体检中,被确诊为宫颈原位癌(轻症),当她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发现她曾借医保卡在医院门诊多次购买降压药,这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

客户心想:“这是保险公司想拒绝赔付的借口。”但她没有放弃,决定与保险公司周旋,出乎意料的是,保险公司只是让她补交了保费,然后不仅赔付了15万,还退还了她今年交的保费以及之前补交的费用。

我们与大家分享这位客户的理赔经历,希望能对大家购买保险有所启发。

投保:保险意识的觉醒

在2018年以前,我对保险并无太多好感,甚至有点排斥,我在网上搜索保险新闻,发现批评的声音多于赞扬,但我身边不断有亲戚和朋友生病,让我意识到风险离我并不遥远。

原本计划购买香港保险,因为邻居的朋友在友邦工作,沟通方便,但了解到我和老公曾用医保卡给老人买过高血压的药后,建议我们先做全身体检,考虑到距离香港较远,我决定放弃并研究互联网保险。

经过研究,我在2018年9月购买了一款储蓄型重疾险,保额50万,年缴保费9500元,因为每年单位都组织体检,没有异常,所以健康告知都填了“否”,但曾借医保卡的事,让我对保险公司的健康调查产生了疑虑。

出险:宫颈原位癌的挑战

2019年6月,在单位体检中,我被告知宫颈HPV检查异常,经过进一步检查和手术,被确诊为宫颈原位癌,我在医院住院一周,花费1万多,医保报销后自费7000多。

想起我之前购买的保险,我联系了“大白”协助理赔,在大白的指导下,我准备了理赔材料并提交了申请,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我曾借医保卡购买降压药,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

我心中一惊,是不是赔不了了?但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补交一定保费后照常赔付,我接受了这一方案,补交了1950元保费并等待理赔结果。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收到了保险公司的理赔结案通知,我不仅收到了15万的理赔款,而且今后28年的保费也不用再交,保单继续有效。

理赔过程中的波折与启示

虽然最终成功理赔,但外借医保卡确实给理赔过程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保险公司虽然愿意加费承保,但并不鼓励这种行为,大白提醒大家不要随便借医保卡给别人用,如果已经借了,要如实告知并走核保流程。

这次经历让我对保险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在我正在为老公和两个宝宝配置保险,虽然我之前购买的保险公司规模并不大,但理赔服务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特别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提醒大家关注风险,让保险帮助更多人。

客户的故事与分享意愿

今年我家在经济上遇到了重大变故,原本轻松交纳的9500元保费现在也变得小有压力,我购买的保险曾被代理人质疑小公司容易倒闭、理赔困难,一度想退保,但最终我决定硬着头皮继续交保费,结果证明这个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理赔款对我家庭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因此我特别愿意分享我的故事希望能唤醒大家的风险意识让更多人了解保险的重要性,同时我们欢迎更多朋友分享自己的投保、理赔故事通过我们的「择险记」栏目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