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有望上调至3%至3.5%

摘要: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有望得到提升,预计可能提升至3%至3.5%的水平。这一调整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定的收益保障,并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万能险产品。此举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促进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保监会的最新通知,万能险费率政策改革正式落地,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取消万能险不超过2.5%的最低保证利率限制,将产品定价权交还给保险公司,这意味着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有望提升至3%-3.5%。

万能险,一种包含保险功能并设立保底收益投资账户的人身险,消费者将保费交给险企后,一部分用于风险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资,其灵活性在于可以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调整保费、保额和缴费期,但与其他投资产品相比,万能险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承诺的保底利率。

此次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前端放开,即取消最低保证利率限制;二是后端强化,主要是强化准备金、偿付能力等监管;三是提高风险保障责任要求,以体现回归保障的监管导向,保护消费者权益。

虽然最低保证利率的放开可能提升消费者的投资账户收益,但业内专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万能险会爆发吸金潜力,因为不同公司的万能险占比和增速差异较大,他们会根据对偿付能力和价值的影响来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影响最大的将是分红险费率改革。

据了解,由于万能险产品结构复杂,专业性强,主要通过个险代理人渠道销售,但部分保险公司利用银行客户特点,弱化万能险的保障功能,主打投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保渠道万能险保费收入的增长。

此次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率调整,在放开前端利率的同时,监管部门还采取了其他三条措施来限制过度竞争,一是提高风险保障责任要求,体现回归保障的监管导向;二是强化准备金和偿付能力的监管;三是对于最低保证利率的提高,需要计提的准备金也越高,偿付能力要求也越高。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此次改革可能对保险市场规模影响有限,但可能会加强行业差异化竞争,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会提高最低保证利率作为销售噱头,但短期内不会对行业造成显著的价格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市公司中平安的万能险占比最高,但其最低保证利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多数从个险代理渠道购买的万能险产品的保底利率并不高,保监会《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也只是要求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不得为负,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选择万能险产品时,更应关注其实际结算利率而非仅仅看最低保证利率。

此次万能险改革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控制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但要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并不容易,因此并不太可能出现全行业提高最低保证利率的统一行动,业内人士表示,多数保险公司对提高最低保证利率还是会比较审慎,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保险公司需要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和产品设计以适应市场变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