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风险保障水平亟待提升,家庭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

中国家庭结构正经历变化,趋向小型化、老年化和独居化。这种转变对家庭风险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需要关注并提升家庭风险保障水平,确保每个家庭成员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支持。

调研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家庭风险保障水平亟待提升,商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其配置比例有着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白皮书》揭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数据趋势,中国家庭结构正呈现出小型化、老年化、独居化的趋势,单个家庭人口从2000年的3.46人降至2020年的2.62人,而老年人家庭数量则持续增长,这种变化意味着传统的家庭成员互帮互助的形式进一步弱化,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应对潜在风险。

《白皮书》还指出,中国家庭负债均值及负债率呈不断上升态势,虽然家庭财富也在稳步增长,但自2017年以来增速有所放缓,从资产配置来看,房产占比整体偏高,但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正在逐渐上升,商业保险的参与率也在逐年提升。

尽管商业保险的配置在增加,但家庭在健康、医疗与养老的保障力度上仍存在较大缺口,大多数家庭的风险管理模式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障不足。《白皮书》呼吁构建新型中国家庭风险保障理论体系,基于家庭生命周期和家庭责任、风险与需求,全方位、动态化实现健康、养老与财富等风险管理目标。

在构建这一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财富水平这两个一级风险因子,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导致家庭成员承担的家庭责任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家庭风险保障需求,而家庭财富水平的变化也会影响家庭风险保障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除此之外,死亡、意外伤残、疾病、养老、财富增值保值、财富安全六大风险为二级风险因子,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针对当前保险业更关注个人客户的保险产品与服务需求,而家庭综合保障呈碎片化、分散式的特征的现状,《白皮书》建议通过“保险+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家庭风险的全方位、动态化管理。

《白皮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国家庭风险管理现状的窗口,并为未来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参考,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家庭的风险管理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这对于保险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