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夏寿天安寿保险帝国经历重大变革,原核心高管团队已全部离职。接管方已接手并开启风险处置新阶段,同时面临“引战”工作的挑战。这一转变标志着曾经的“明天系”保险帝国正在重塑,未来发展引人关注。
左良
来源:险企高参
备受市场关注的原“明天系”保险帝国的两大重要棋子——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人寿)和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人寿)的接管工作迎来新进展。
权威人士近日向《险企高参》透露,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的原管理层及核心团队几乎全部“下课”,仅华夏人寿保留两人,目前薪酬仅发放基本生活费,相关职务已由接管组以及托管组成员接替,在接管结束之前,已“下课”的高管们需协助监管调查,不得谋求新的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华夏人寿、天安人寿等保险机构是“明天系”案发前几年的主要融资渠道,资产规模和股东占款规模也最大,至今,“明天系”在相关机构留下的窟窿约上千亿元无法弥补,自去年接管以来,接管组依法合规对天安人寿、华夏人寿进行风险处置,积极开展清产核资、资产处置等相关工作,努力为两家保险公司下一步走入正轨创造有利条件。
业内人士指出,原核心管理层的全面撤离,表明监管对两家险企风险处置成果的肯定,接管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期”,接下来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或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天安人寿管理层全体成员已全部“下课”,华夏人寿仅保留常务副总裁提建设等两名高管。
去年7月,“明天系”旗下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等核心风险金融机构正式被接管,其资产也已经在一年多的接管期内被有序清理并承接,对天安人寿、华夏人寿而言,进行风险处置无疑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险企高参》注意到,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的偿付能力报告均停留在2020年第一季度。
根据两家险企的偿付能力报告,天安人寿管理层包括总经理陈玉龙、副总经理唐宁等多名成员;华夏人寿管理层则包括董事长李飞、总经理赵子良等多名成员,按照规定,自接管之日起,被接管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停止履行职责,相关职能全部由银保监会派驻的接管组承担,接管组行使被接管机构经营管理权,接管组组长行使被接管机构法定代表人职责,值得一提的是,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的接管组均有所调整变化,今年年初银保监会官网公告显示,“明天系”旗下两家保险公司的接管组组长人选有所调整,目前两家保险公司的接管情况为:华夏人寿接管组组长为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宏健等;天安人寿接管组组长为银保监会人身险管部主任陈映东等,风险处置步入新阶段后,“引战”(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成为核心任务之一但任重道远据权威人士透露,“银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股东资质审核比较严格目前要找到一家符合监管导向的投资者并不容易后续可能还需补充偿付能力缺口这对买家持续出资能力提出挑战除此之外资本对保险牌照的价值认识逐渐理性现在并非资本渴求金融牌照的时代投资者开始注重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以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其98.78%的股权二次挂牌期满仍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这意味着规模高达数百亿元的引战计划最终流标此前有意向的投资者如TCL、京东等均选择了放弃接管期限延长一年上千亿元窟窿待填补回溯到几年前“明天系”实际控制人肖建华归案其控制的金融资产风险暴露出来自成立之初“明天系”就长期占用金融机构资金形成大股东逾期占款无法归还最终不得不由监管部门依法委托机构接管去年银保监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华夏人寿等多家机构实施接管并委托机构托管接管后公司继续照常经营债权债务关系不变接管组将依法履职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接管期初定一年然而去年银保监会决定延长接管期限至明年年初资料显示华夏人寿等多家保险机构是明天系案发前几年的主要融资渠道资产规模和股东占款规模也最大至今造成的窟窿约上千亿元无法弥补其中华夏人寿的总资产规模一度超过五千亿接手后如何填补窟窿将是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两家保险公司的风险处置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过程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如何填补“明天系”在相关机构造成的上千亿元窟窿,也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