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破万亿,寿险新业务价值拐点将至

摘要:上市险企在一季度实现了超过万亿元的保费收入,寿险新业务的价值也即将迎来“拐点”。这一趋势预示着保险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同时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于保险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并赢得市场份额。

  4月18日,上市险企纷纷揭晓一季度保费收入成绩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这五大险企一季度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0563.18亿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在一季度的寿险市场中,虽然保费收入有所回暖,但增速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而财险市场则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各公司的财险保费收入均实现了超过5%的增长。

  从各保险集团一季度合计累计原保费收入情况来看,整体呈现“四升一降”的格局,中国人寿的寿险保费收入约为3272亿元,同比增长3.9%;中国平安的寿险保费收入约为2601.59亿元,同比增长5.6%;中国人保的寿险保费收入约为2497.34亿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7.47%;而中国太保的寿险保费收入约为1544.53亿元,同比增长3.8%,新华保险的寿险保费收入约为647.72亿元,却出现了轻微的同比下降0.18%的情况。

  在寿险领域,一季度是行业的传统“开门红”销售旺季,近年来随着寿险行业的分化,“开门红”的态势有所降温,五家上市险企的寿险保费增速进一步分化,其中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的增速相对较快,其他三家公司的寿险保费收入则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太保寿险,其一季度累计原保费收入的同比下降幅度最大。

  机构分析认为,这三家公司寿险业务出现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趸交业务的减少导致新单承压,同时续期业务也面临部分退保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在银保需求持续旺盛的推动下,个人业务新单的销售趋势仍然向好,平安寿险的个人业务新单在一季度出现了10%的高增速。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财富管理产品仍是新单的主要驱动力,在客户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正在优先满足客户的保本理财需求,并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在此背景下,储蓄类产品的重点销售将从往年的“开门红”延续到二季度。

  与寿险市场的复杂情况不同,财险市场延续了过去一年的高增长态势,各公司的财险保费收入均实现了超过5%的增长,太保财险的保费增速更是高达16.8%,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各公司的车险保费增速也有所回暖,机构预测,随着汽车出险率好于预期以及审慎的准备金策略,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有望改善,财险盈利可能会超过预期,这不仅为财险公司带来了良好的业绩预期,也为整个保险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