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重疾险缩水好严重…

  买重疾险,你是不是也会担心通货膨胀,怕它年年贬值,以后就算赔了钱也不够用?   尤其是爸妈给孩子买的,往往更在意这个问题,因为孩子年纪小,大概率要经历更久时间的通胀。   那通胀吃钱到底有多严重?买多少保额才够用?有没有解决的办法?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一、你的重疾险,每年贬值多少钱?   光说贬值大家可能没啥概念,所以咱们直接算笔账。   假设你现在有50万重疾险,在不同通胀率下,它会这样缩水:   可以看到,即使是每年2.5%的通胀率,30年后也要贬值一半多,50万保额只值23.4万,如果按3.5%算,30年后就只值17.2万。   这样看,重疾险通胀贬值还挺厉害,要是以后保额不够用,该咋办?   要是有那种保额会随时间“长大”的重疾险,额度越来越高,是不是就能抵消通胀带来的贬值了?   别说,这样的产品还真有,刚好最近还上了一款,保额最高能长大5~6倍,我们就拿它来作案例,看看实际效果咋样?   二、买30万能赔200万,但有2点要注意   这款产品是北京人寿的成长星重疾险,保额会按每年3%一直递增到64岁,给0岁孩子买30万,最高能膨胀到198.9万。   那这款产品真能帮我们抵御通胀吗?说实话,有点难,因为它有2个致命缺点。   1、前期保额特别低   我们直接拿相同的预算,来对比买成长星和普通重疾险的保额效果,能得到下面这张图:   可以看到,同一笔钱,买普通重疾险,能买到50万的终身重疾保额;但买成长星,只能买到最高9万的初始保额,孩子58岁的时候才能超过50万,后期能到60万左右。   换句话说,孩子58岁以前,这款产品的保额都不如普通重疾险,这之前要是有啥问题,保障反而少很多。   2、基础保障不够用   而且这款产品只能保重疾,没有轻中症保障和其他特色保障。   还是上面那个案例,同样的钱,如果买那款普通重疾险,除了有50万重疾保额,还能合计保6次轻中症,中症每次赔30万,轻症赔15万。   另外,交费期内得了轻中症,剩下的钱就不用再交了,保障也有效;而且还有少儿特定疾病、罕见病的额外赔付。   但如果买成长星,只有9万的初始重疾保额,然后等几十年能膨胀到60万,其他保障全没了。   所以,成长星这种产品,虽然是为了缓解通胀焦虑而设计的,但保障实在不咋地,不建议大家买。   而市面上同类产品,大多也有类似的问题,要么前期保额低,要么价格太离谱,或者其他保障有缺失。   那如果连这种产品都不能对抗通胀,我们还有什么办法?   三、担心通胀不够用,这样做时时都有高保额   其实,通胀问题,说到底还是保额不够用的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买足保额。   毕竟同样是缩水一半,50万还能剩25万,20万可就只剩10万了。   但把保额做高,也不是让大家咬着牙一口气买够特别高的保额,这样经济压力太大了,而且也没必要。   最划算、最科学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人生阶段,去不断规划保障,匹配当时的需求。   比如25岁,可能还是职场新人,收入不高,这种情况下,预算内买份基础的重疾保障过渡就好,也不用太担心通胀的影响。   等过几年,升职加薪,或者成家立业了,这个时候可以查漏补缺,看保额是否还够用?保障有没有啥短板?   如果有,再按最新的预算,已经有的保障,再去重新规划,补上缺口就是。   但考虑到重疾险有严格的健康告知,要是身体变差或者年龄太大,也可能会出现买不了的情况。   那这个时候,没法用新的重疾险去补缺口了,生病该咋办?   其实,这么想,说明咱们掉进了思维陷阱,我们知道,重疾险解决的,其实就是养病期间没有收入的问题。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钱包够厚,或者不工作也能有被动收入,那有没有重疾险,影响不大。   那除了重疾险,还有什么工具能帮我们解决钱的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还能对抗通胀呢?聪明的你,或许想到了储蓄险。   比如下面这张图,是一位30岁女性客户买的增额终身寿储蓄险:   她分5年累计投入25万,等到中老年生病概率变高的时候,这笔钱已经变成了几十上百万,那个时候,也不用特别担心养病期间没收入的问题了……   而且和买重疾险不一样,这笔钱不是说非得生病才能拿出来用,只要有需要,中途也可以灵活拿钱。   除了增额寿,还有一些年金险,可以把我们的存款,变成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万一真的生病,也能一直领钱,不用担心不工作就没收入。   目前好的年金险,还有3.6%以上的复利收益,这些收益不受利率下行影响,一定程度也能有效对抗通胀。   最关键的是,储蓄险一般对健康要求也不高,就算买不了重疾险,也还有机会买储蓄险。   所以综合来看,储蓄险一定程度上也能替代重疾险,如果担心以后保额不够用,也可以考虑用储蓄险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写在最后   到这,今天的文章就结束了,内容有点多,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有通胀,重疾险该买还得买,因为不管钱是买保险还是放存款,通胀都始终存在,重疾险起码是用小钱撬动大钱,受通胀影响反而小点。   其次,保额会长大的重疾险,听起来很好,却不一定能真的解决通胀焦虑,要注意辨别。   最后,如果担心通胀,还得尽量做高保额,有需要可以加保,或者用储蓄险等工具解决收入损失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保险是一个动态配置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去调整,大家千万不要有太大压力。   如果不知道怎么给自己规划不同阶段的保障,也可以点击下方卡片,让专业规划师帮忙定制方案。

评论